400-8768-599
官方微信
注意事项
用户登录
注册会员
武汉
[选择]
北京
潍坊
青岛
西安
武汉
全文检索
高级检索
首页
政策新闻
申报通知
成果展示
科技专家
需求展示
会议通知
中介服务
区域合作
研发平台
国家级
省级平台
市级平台
人才类项目
国家级
省级项目
市级项目
科技项目申报
资金类
荣誉类
资质类
高新技术企业
高企领域
认定条件
在线评测
知识产权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知产贯标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研发平台 省级平台
2019-04-18
2345
<返回上一页>
市经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建设的通知
各区(开发区)经信部门:
为进一步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力度,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省经信厅关于继续开展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鄂经信科技函[2019]91号)要求,现将推进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功能定位
制造业创新中心是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自愿组合、自主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建立的新型创新载体;是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重大举措,创新中心突出协同创新取向,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和载体,完成技术开发并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各环节的活动,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运行模式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由省内本领域龙头企业及省内外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共同出资组建。创新中心一般采取“公司+联盟”的模式运行,汇聚全省乃至全国本领域包括用户在内的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创新中心建立高效协同创新机制,打通产品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工艺、材料、设备、检测各个环节,通过技术转让、专利授权、产业孵化、检测服务等获得持续收入,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
三、重点领域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北斗、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循环利用等十大重点领域,兼顾各地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发展。
四、建设要求
(一)有明确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全省领先、国内前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技术所在领域产业化前景良好;
(二)牵头企业是省内本领域龙头企业,具备凝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产业联盟成员等单位创新资源的能力与号召力,创新中心股东应包含半数以上省内本领域产业链上下游排名前列的企业(含转制科研院所);
(三)有持续的投入保障和明晰的商业运行模式,在组建过程中应投入足够的资金,确保其商业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主要股东初创资本不低于2000万元,单个股东占股比例不超过50%;
(四)制定有系统可行的发展规划,包括技术路线图、成果转化目标、资金筹措方案、收支预算计划等;
(五)具备完善的市场化运营机制,重点是股东决策机制、科研项目管理机制、知识产权运用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等;
(六)能够吸引省内外、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研发人员总数不少于50人,其中专职研发人员不少于20人。由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行业管理的专家组成技术专家委员会作为内部咨询机构;
(七)能够面向行业和地区输出人才、培训、成果等服务,发挥制造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五、有关要求
(一)各区经信部门要积极推荐本辖区范围内有条件、有意愿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本领域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区级推荐文件(一式一份)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三批)建设方案(电子版一份、纸质版一式四份),请于2019年4月25日前报送市经信局科技处。
(二)请东湖高新区经信部门积极组织辖区范围内的氢能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斗高端制造业创新中心、资源循环利用及装备创新中心等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第二批)培育对象开展自评。如自评符合建设要求和认定条件,创新中心建设单位可区经信部门提出认定申请并提交自评报告(电子版一份、纸质版一式四份)。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对象需对标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七项建设要求,结合建设方案中的建设内容认真开展自评。由区经信部门审核后,出具区级推荐文件(一式一份),向市经信局推荐上报。
(三)请东湖高新区经信部门组织并通知省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建设运行自评工作,并于2019年10月前提交自评报告(电子版一份、纸质版一式四份)。由区经信部门审核后,并出具区级推荐文件(一式一份),向市经信局推荐上报。
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编写目录》
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9年4月18日??
(联系人:万纤 电话:85316957 邮箱:123024855@qq.com)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8768-599
关于中索
· 平台简介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常见问题
· 新手帮助
· 技术合同
· 注册需知
加盟合作
· 渠道加盟
· 广告合作
· 中介合作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天华街9号院
联系人:中索平台
电话:17600880246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人才需求
客服一
知识产权咨询 17600880246
客服二
科技项目咨询 17600880246
客服三
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咨询
17600880246
客服四
渠道加盟合作咨询
17600880246
扫一扫
扫一扫
关注中索微信号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8768-599
顶部
CopyRight 2017-2021 版权所有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2017854号-1
技术支持:潍坊中悦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