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增强发展新动能。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摘自《中共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决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湖北地区科研单位第一时间完成毒株采样和病毒基因测序,新冠疫苗研发进度居世界前列;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临床医疗、社区防控中大显身手。
2020年1月至6月,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23.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联百校转千果”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系列活动,有力带动全省技术交易市场快速恢复活跃。
9纳米光刻试验样机、中国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中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等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问世,脉冲强磁场设施多项核心技术国际领先、精密重力测量装置达到世界最高精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着强劲的“湖北力量”。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炜表示,“十三五”时期,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稳定在全国第7至第8位,位列中部第一,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第一方阵”。
“钱变纸”“纸变钱”共同发力,新型研发机构遍地开花,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难点被攻破……湖北省科技厅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锚定目标不松劲,真抓实干成效,5年后,湖北科技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
科技创新进入“第一方阵”
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它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国家级大科学平台,也是多学科领域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
“我国要想在凝聚态物理、材料、化学和生命等基础前沿科学方面的研究进入国际前列,就必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该中心相关教授介绍,2018年11月22日,该中心成功实现兼具高场强和高平顶稳定度的64T脉冲平顶磁场,创造了脉冲平顶磁场强度新的世界纪录,并实现了45T/50Hz(赫兹)的超高重频磁场,将国际同类磁场重复频率提高2个数量级。
11月25日,国际人工智能高峰会议在东湖边举行,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首次对外发布。这些集中在智慧网联汽车、智慧医疗、5G智慧光网络、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将形成推动我省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王炜表示,“十三五”时期,全省科技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稳定在全国第7至第8位,位列中部第一,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第一方阵”,全省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四五”期间,湖北科技创新重点将进一步聚焦,既要增强“钱变纸”的能力,通过科技活动,形成更多科技成果;又要增强“纸变钱”的能力,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2月1日,新型研发机构——武汉中科先进院已成立电子信息材料、等离子体功能涂层、黑磷等5个研发中心,其中,一批科技成果已经完成工程化。目前,湖北已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1家,人才集聚效应明显提升,吸纳2万余名专职科研人员参与到产业技术创新中,包括刘经南院士团队、姜德生院士团队、舒红兵院士团队、马丁院士团队等高端人才团队。
王炜指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一方面要夯实原始创新成果,一方面把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钱变纸”“纸变钱”两种能力,省科技厅紧密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产业,组织科学家和企业家充分论证,制定了技术攻关路线图,分年度组织力量开展攻关。并由首席科学家领衔,依托龙头企业,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
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比如,推进“三区”(大学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发展,形成校区为园区提供人才和创新成果、园区成为学校与社会联动的桥梁、社区为创新人才提供宜居环境的发展格局,让“钱变纸”“纸变钱”良性循环,使“楚才在鄂”转化为“楚才兴鄂”的现实生产力;又如,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成为高端科技资源聚居区……未来5年,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湖北,将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