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面向“十四五”,武汉要重点实施“八大战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12月24日,在北斗卫星导航终端领军企业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出多款“北斗+”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并且已成功应用在交通、防疫等领域。
随着北斗全球组网应用领域扩展,北斗产业发展正迎来黄金机遇期。对此,依迅紧抓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目前公司在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领域,申报了150项发明专利,46项已获授权。
依迅董事长付诚说,通过“北斗AI智能终端研发制造基地,5G北斗物联网终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示范推广,促进北斗应用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使北斗产业成为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十四五”武汉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力量。
畅通最先一公里”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千里眼”预警疲劳驾驶
12月24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来到依迅公司展厅,在这里,工作人员正在将依迅自主研发生产的多款北斗+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向客户介绍。
一台造型新颖的轿车摆在中间,“这台车加装了依迅自主研发的智能主动安全监管系统和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司机开车途中出现打瞌睡、抽烟、打电话等行为,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并且语音提醒。”依迅市场部经理徐丁说,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疲劳驾驶预警系统兼具本地预警与后台远程监控功能于一体,主动监管系统则可以自动监测车距和实时道路信息,目前在农机车、环卫车上已有较多的应用。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新目标,要畅通“最先一公里”,重点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科技创新破局经济社会主战场。
在依迅、梦芯、武汉导航院等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武汉成为北斗技术应用的高地。数据显示,东湖高新区现有北斗相关企业500余家,核心企业总收入约310亿元,年化增长率超过15%。
“北斗本身不是产业,只有北斗应用才是产业。”付诚坦言,武汉堪称中国北斗技术的“摇篮”,有非常好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至今尚未真正形成完整产业链。武汉应抓住5G商用机遇,大力发展与“5G+北斗”融合相关的硬科技与装备制造业,研发推广老百姓用得起的北斗应用产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迅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李葛海指着忙碌的研发团队对记者说:“目前,在商用车、工程、医疗、养老等领域,依迅都有很多具体项目正处于小规模的示范应用阶段。比如,在养老院,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能够准确知道老年人在哪层楼、哪个房间,或者户外的哪个区域,都可以实现全时空、全场景的定位。”
打通最后一公里”北斗防疫机器,0.1秒测温,未戴口罩会提醒
在依迅展厅内,记者看到,一块标注着武汉市各区地图的LED屏幕上,几个绿点正沿着规定的轨迹运动。
徐丁介绍,这是依迅北斗+智慧渣土解决方案,采用物联网技术,综合视频监控、北斗+GPS定位、射频识别、大数据等技术,形成从源头治理到末端管控全覆盖的智慧渣土监管解决方案,是智慧城市治理的示范工程。通过在渣土车上加装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实现远程实时管控。
徐丁说,从2017年开始,依迅利用北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渣土运输全过程管理,现已覆盖全市超过8000多辆渣土车和数百个建筑工地。
在武汉市多家医院门诊部门口,都摆着这样一台机器,高约1.5米,顶端是一个带传感器的显示屏,进出大门的人自动在机器上显示体温,同时语音报告“体温正常”。0.1秒就能测温一人,体温不正常或未戴口罩,机器也会语音报告。
24日上午,在依迅展厅内也看到了同样的设备,名为“依迅北斗+AI体温检测系统”。记者戴上口罩,刚刚站到机器前,马上出现语音播报:36.4度。当把口罩去掉后,机器则会发出未戴口罩的提示。在该设备下方,还有一处摄像头,扫描健康码后,可直接传输至北斗AI防疫云平台。“人工测温、记录数据的工作量过大且容易出错,这套系统做到无障碍对接智慧社区、平安校园、智慧城管、平安城市等各类监管平台。同时,相关数据由政府部门掌握,避免泄露个人隐私。”徐丁说。
“目前在武汉市内,该系统已在医院、商场、政务中心、社区等地投放了超过1000台。”李葛海说,通过整合AI热成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在通行人群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仍能在体温快速筛查的同时,准确验证身份。该测温设备搭载了北斗时空信息技术,可将健康码与地理坐标叠加,令个人轨迹实现可追溯。每次测温,不再是个人、小区和社区的孤岛式数据,而能通过北斗卫星组成一张庞大的体温轨迹网。近日,该系统成功入选工信部“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
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强化原始创新、产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成果走向生产线,成为现实生产力。付诚深有体会,他说,依迅是一家科技与创新驱动的企业,始终坚持让更多创新成果转换为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汉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高地,这与依迅的发展思路和目标是高度一致的,依迅公司将沿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行。”
“随着全球组网应用领域扩展,北斗产业发展正迎来黄金机遇期。”付诚介绍,光谷是北斗产业的发展高地,建有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基地,已形成从芯片设计及制造、硬件设备研发、数据采集到行业应用、运营服务的全产业链条。
12月3日,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举办。依迅“北斗+”作为武汉市智慧城市示范应用,携多个自主研发的产品、解决方案参展。例如,城市固体废弃物全过程监管平台,运用“5G+北斗+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从平台建设、行业方案、实践应用三大板块,以“全网格覆盖、多数据集成、大联动治理”的城市“智慧大脑”,解决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等重大环境与安全问题,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服务,编织了一张智慧、高效、精细之网,展现了依迅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探索与创新。
付诚表示,未来5G网络、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成为必要而普遍的新型基础设施,依迅从事的“北斗+”“智能+位置服务”将成为新基建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国防设施与农业装备的刚需。
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六成员工都是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导师制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用好人才第一资源,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计划、“学子留汉”工程、助企引才工程、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营造“热带雨林式”最优创新生态,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
以依迅为例,今年该公司招聘了近30名高技术人才。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一名硕士生,一入职就让李葛海充满惊喜。他向记者介绍说,“我们今年的一款北斗定位产品在交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疑难问题,原有的力量解决效率慢,可能需要7个工作日,运行1000行代码才能解决,但这位新同事不到1天的时间,仅敲了500行代码就找出了问题的所在”。 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武汉拥有强大的人才储备支撑。
目前,依迅300多人的团队中,接近60%是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李葛海介绍,今年,依迅制定导师制,“老员工”必须做到言传身教,尽快将新人培养成能独当一面的成熟人才,并且形成一系列考核标准。
“武汉是人才的集散地,计算机、大数据、测绘、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实力强、人才多,是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坚实的后备力量。”李葛海说,武汉市近些年坚持制定、完善人才发展战略,包括“学子留汉”“技能人才培育”“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计划”等人才计划,都是武汉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且有效的举措,迎来“十四五”,武汉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作为立足光谷的本土企业,依迅将抓住武汉的人才战略优势,用足用好人才资源,和武汉一同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