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左图)、闫大鹏(右图)手捧鲜花牵着少先队员走上红毯。
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27项,其中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40项,技术发明奖30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28项,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奖12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5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副校长李建成,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据了解,此次全省科学技术授奖项目有三大特点:基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省属高校院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2020年,体现基础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申报数和拟授奖数都大幅增长,其中受理数同比增长30%,拟授奖数同比增长43%。特别是代表高水平的一等奖项目由2019年的6项增加到2020年的9项。在2020年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中,省属高校院所项目表现良好,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医药学院、湖北省中医院等单位均有项目获一等奖,其中湖北医药学院、湖北省中医院首次获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在评审出的应用研究项目中,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完成的项目共有238项,占比为87.5%。其中,在47项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者参与完成的项目有42项,占比达到89.4%。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省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指出,全省科技工作者要向李建成、闫大鹏等获奖者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努力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建成:攻克世纪性难题,开启我国高程基准现代化进程
李建成长期从事地球重力场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在精密数字高程基准建立与维持、高程测定模式现代化、卫星重力、海洋卫星测高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我国精密大地水准面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开拓者,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世纪末,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只能达到分米或米级。国际大地测量界在上世纪90年代把“确定1厘米级精度大地水准面”列为本学科的世纪性难题。自1990年起,李建成用26年完成了精度“三级跳”——他将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度提高到小于1分米,将省级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提高到3~5厘米,城市大地水准面精度提高到1厘米。他们构建的中国陆海统一数字高程基准模型2015,克服了传统技术无法跨海的缺陷;率先建立了我国精度最高的省、市、区域的数字高程基准模型。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李建成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而作为一名教师,他同样为学生的培养、学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同时,他还制定了我国卫星大地测量学科的发展战略目标、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方向布局,发挥了我国测绘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他领衔的“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其时变效应研究创新团队”,也入选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我们正在进入智能化时代,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之利器’,科技自立自强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李建成表示,仍将一如既往地扎根科研教学一线,发挥所长、竭尽所能,把科技成果应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闫大鹏:“拓荒牛”带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激光产业
闫大鹏说,中国激光器产业已经演变成了一个极具产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而湖北也成为最重要的激光研究、制造、推广和应用基地之一。
“我是51岁辞去国外的工作,卖掉房子,举家回国落户武汉创业。2007年中国光纤激光产业为零,全部依赖进口。看到自己在国外公司研发的产品被高利润卖到中国,心里不是滋味。”谈到51岁来汉创业,闫大鹏肯定地说“这是做得最对的事”。
作为光纤激光技术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产业化、国产化的开拓者,闫大鹏带领团队在光纤激光功率合成、大模场激光光纤、半导体激光泵浦源等领域取得了100多项技术创新和突破。相关科技产品和成套设备在汽车、3D打印、先进焊接切割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带动超过千亿产值终端应用市场,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激光及激光制造战略新兴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闫大鹏说:“自立自强意味着立起来还要强起来,锐科激光将继续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在自主创新上更上一层楼,为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产业硬实力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