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专栏2?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本纲要根据《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武汉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武汉站在新起点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关键五年。
第一节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拼搏奋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56万亿元,在遭受疫情重创的情况下,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城市前十,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征日益显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重点产业集群加速发展,服务业占比61.8%。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明显提升,东湖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加快谋划建设,13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发挥作用,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全球首款128层QLC三维闪存芯片等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汉问世。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提速,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76%。
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改善。城市更新改造全面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增强,长江沿岸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武汉,武汉港进入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轨道交通加快建设,通车里程360公里。四环线全线贯通,快速路网更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防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经受住特大洪涝灾害考验。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三乡工程”提质拓面,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口支援、援疆援藏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共抓长江大保护深入推进,十大标志性战役取得重要成果,非法采砂整治、码头清理和岸线资源优化调整深入开展,“两江四岸”景观特色明显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空气、水体、土壤质量逐步好转,东湖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河湖。绿色空间大幅拓展,新增绿道121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一阶段任务胜利完成,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五减”“五通”“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全面推行,减税降费大规模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欧(武汉)班列辐射34个国家、76个城市,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63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国国际友城大会、世界集邮博览会等国际性赛会节展成功举办,在汉世界500强企业超过300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精神不断彰显,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琴台音乐节、“知音号”、武汉戏码头、武汉时装周等文化品牌效应不断展现,文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均衡化程度全面提升,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创业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番。基本实现社保制度全覆盖,城乡低保、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等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推动公共卫生补短板,启动“五院两中心”建设,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治理效能明显增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全面从严治党、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效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区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智慧交管、智慧水务、智慧社区等建设加速推进。债务、金融、社会等风险基本平稳可控。平安武汉建设不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社会保持平安和谐稳定,再夺全国综治“长安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在中央指导组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鼎力支持和全市人民共同坚守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战、民生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复苏态势。英雄的武汉人民为阻断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牺牲,为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武汉贡献,生动诠释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彰显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精神特质,为世界抗疫和疫后重振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武汉样本”。
总体上看,“十三五”规划实施整体顺利,大多数指标已经实现,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地见效情况较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虽然“十三五”规划部分指标没有完成,但我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
第二节 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
从全球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西强东弱的总体格局正向东强西弱的局面转化,中国的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主要推动力量。这个过程既有复杂挑战,也蕴含重大发展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一系列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新产业、新模式,呈现破茧而出、蓬勃发展态势,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赛道。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前所未有,经济出现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全球各大经济体经济普遍下滑。
从全国看,“四个没有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变,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虽然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但是大的方向没有改变,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越来越清晰。宏观政策没有变,中央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的状况没有变,人口规模超过1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
从武汉看,“天时地利人和”赋予我们重大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武汉情深似海、厚望如山,亲自主持研究一揽子支持政策,要求全国“搭把手、拉一把”,寄望武汉“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一定能够浴火重生,一定能够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旗帜鲜明支持武汉做大做强,要求武汉充分发挥“一主引领”作用,武汉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武汉区位、交通、科教、产业等优势更加凸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聚焦武汉,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赋能武汉,必将强力助推我们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全市人民同心同德、空前团结,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汇聚起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强大势能。武汉得天时、占地利、聚人和,完全有条件、有基础、有能力成为新发展格局下的“新沿海”,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
同时,发展不够仍然是武汉最大的实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优势转化还不够快,发展方式还相对粗放,辐射带动功能还不够强,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小微企业发展还比较困难,城乡发展差距还比较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社会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实现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任重道远。
要深刻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变化新特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时代发展大势、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武汉历史方位,坚持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遵循发展规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第三节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建成,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作用充分发挥,国际化大都市功能明显增强,基本建成现代化大武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创新型城市走在全国前列。市场枢纽功能和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实现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武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健康武汉,平安武汉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成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融合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四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武汉时的殷殷嘱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省委“一主引领”发展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武汉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健全各级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融入新发展格局,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城市发展和安全,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三、主要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总体定位,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城市能级更加强大。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在全国同类城市实现进位,全国经济中心初步形成。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建,创新生态明显优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倍增,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全面增强。
——改革开放更加有力。产权制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活力明显增强,营商环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开放型经济突破性发展,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面提质,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作用充分发挥。
——文化魅力更加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伟大抗疫精神大力弘扬,“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精神特质充分展现。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水平全面提升。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长江大保护成效更加显著,世界滨水生态名城、湿地花城魅力更加彰显,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建成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武汉样板”。多层次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城市治理更加高效。基本建立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和有机衔接的治理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党建引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健全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城市更加安全、更有韧性。
第二章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 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四个面向”,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联动,畅通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实现更多“从0到1”“从1到10”“从10到N”的突破,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五节 创建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突出“一个东湖科学城、七个湖北实验室、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中的战略要地。
一、建设东湖科学城
高标准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型大学等,打造研发转化、产业发展和科技商务三大板块,营造科学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配套功能齐全的工作生活环境,打造创新国家队、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以东湖科学城为创新极核,东湖高新区联动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发展大光谷创新组团,串联“武鄂黄黄咸”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完善梯次联动的区域创新与产业布局,以点带面提升区域间互联互通与协同创新水平,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打造成为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连通轴,将“中国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
二、做强基础研究重大平台
聚焦光电科学、生物安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等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争取成为国家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要求,提升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2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功能,谋划建设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移植医学、园艺植物生物学、精细爆破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推进和谋划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设施(武汉光源)、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神农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深部岩土工程扰动模拟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九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脉冲强磁场等现有设施的性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共建共享,加快若干新建设施的预研预制。
三、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汉高校“双一流”建设,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支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国家科研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加快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建设,支持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健全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体制机制,强化重大原创性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鼓励领衔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计划、重大军工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规划建设长江大学城。加快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建设世界著名“大学之城”。